原文:
自三游洞下至南津关,其间二十里,名曰西陵峡。峡山高峻,壁立千仞,江流湍急,舟行其中,若履危途。两岸林木葱郁,猿啼鸟鸣,声闻四野。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从三游洞往下到南津关这段路,长度大约二十里,被称为西陵峡。西陵峡两岸山势高耸入云,悬崖峭壁高达千仞,江水奔腾而过,船只航行于其中,如同走在危险的路上。两岸树木繁茂,猿猴的叫声和鸟儿的鸣唱在四周回荡,声音传遍四方。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激流与碧绿的深潭交相辉映,清澈的水流倒映出周围的景色,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异的柏树,悬挂的泉水和飞泻的瀑布,在这之间冲刷而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充满了许多趣味。
通过以上对《水经注》中西陵峡部分的原文和译文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细腻的观察力以及他们对美景由衷的喜爱之情。西陵峡以其险峻的地貌和秀丽的风光闻名于世,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