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却步是什么意思】“望而却步”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看到困难或危险的事情时,因为害怕或感到难以应对,而不敢继续前进或行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挑战时的退缩心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望而却步 |
拼音 | wàng ér què b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告急,晋侯欲救之,赵同曰:‘可与战,不若避之。’于是退师,使楚人得志。晋侯怒,曰:‘吾以兵来,岂为避敌?’赵同曰:‘彼强我弱,望而却步,乃智也。’” |
含义 | 看到困难或危险就退缩不前,不敢继续前进。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危险时的退缩行为。 |
近义词 | 退避三舍、知难而退、望而生畏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中遇到难题 | 面对复杂的项目,他望而却步,不敢接手。 |
学习压力大 | 考试难度高,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不敢报名。 |
生活中的挑战 | 看到创业的风险,很多人望而却步,选择稳定工作。 |
三、常见误区
- 误解为“看到就害怕”:其实“望而却步”强调的是“因畏惧而停止前进”,并非单纯地“看到就怕”。
- 误用于积极行为:不能用于形容一个人主动选择放弃,而是指因恐惧或无力而退缩。
四、总结
“望而却步”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心理状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应轻易退缩,而应勇敢面对,积极应对。当然,适当的谨慎也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判断是否值得坚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