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上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是全诗中最著名、最富有气势的句子之一。这句诗描绘了长江奔流不息、浩荡东去的壮阔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登高》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当时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此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功业无成的忧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二、原句及上下文
原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不尽长江滚滚来”位于第三联,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原文顺序,“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上一句是:
> 无边落木萧萧下
四、总结表格
原文诗句 | 上一句 | 出处 | 作者 | 诗题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登高》 | 杜甫 | 登高 |
五、诗句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描写的是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不尽长江滚滚来”则转为壮阔的江水奔腾,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由景入情、由静到动的转换,体现了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风格。
六、结语
“不尽长江滚滚来”作为杜甫《登高》中的经典名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感慨。其上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则为这句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