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城狐社鼠”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比喻那些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恶人。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与腐败的关系。
一、故事简介
在古代,城中有只狐狸,常常在城墙上出没;而社中有一只老鼠,经常在神庙里偷吃供品。这两只动物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因为它们分别依附于城和社(即地方政权和祭祀场所),所以当地人不敢轻易得罪它们。
后来,有位官员想要治理这些“害兽”,便下令捕杀狐狸和老鼠。然而,由于狐狸和老鼠都依附于城和社,最终没有人敢执行命令,反而让狐狸和老鼠更加猖獗,继续为非作歹。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城狐社鼠 |
拼音 | chéng hú shè shǔ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 |
释义 | 比喻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小人或恶势力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讽刺那些仗势欺人的坏人或腐败分子 |
近义词 | 仗势欺人、狐假虎威 |
反义词 | 正直无私、清廉自守 |
三、现实意义
“城狐社鼠”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它也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某些人因为依附于权力或权威,而变得肆无忌惮,甚至危害他人利益。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者企业内部的“关系户”滥用权力。
因此,“城狐社鼠”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不应因对方有“背景”而退缩,而是要敢于揭露和纠正不正之风。
四、总结
“城狐社鼠”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正义不应被权势所左右,而应建立在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只有敢于直面问题,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