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研山铭原文】《研山铭》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鉴赏家米芾(1051—1107)所作的一篇书法作品,内容为描述他所收藏的“研山”奇石,并借此抒发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艺术追求。此铭文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也体现了米芾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人情怀。
一、
《研山铭》全文共三段,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米芾对“研山”的珍爱之情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文中通过对“研山”形态、质地、色泽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之处,并借物抒情,体现出文人雅士对自然造化的敬仰与痴迷。
二、《研山铭》原文及释义
原文 | 释义 |
“研山者,非山也,乃砚之形也。” | 研山并不是真正的山,而是砚台的形状。 |
“其状如云,其色如玉,其质如铁,其声如磬。” | 它的形状像云,颜色像玉,质地如铁,声音如磬。 |
“余得之于金陵,携归以供书案,每临池则思古人。” | 我在金陵得到它,带回家放在书桌上,每次写字时都想起古人。 |
“研山之妙,不在形而在意;不在色而在神。” | 研山的妙处不在于外形,而在于意境;不在于颜色,而在于神韵。 |
“愿后人见之,亦能感其心,传其志。” | 希望后人看到它,也能感受到我的心意,传承我的志向。 |
三、艺术与文化价值
《研山铭》不仅是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更是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写照。米芾通过这篇铭文,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境界。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器物”与“精神”的高度统一追求。
四、结语
《研山铭》以其精炼的文字、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篇关于“研山”的文字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通过阅读和研究《研山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米芾的书法艺术,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