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通过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方式,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联合起来固定商品价格、分割销售市场或者限制技术革新等。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垄断协议。
在中国,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了哪些具体情形属于垄断协议。如果发现有企业存在此类行为,相关执法机构有权对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以及处以罚款等。
因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参与任何形式的垄断协议活动,共同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