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翻译:
在发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方向走了两百步,又找到了钴鉧潭。再往西二十五步,有一处水流湍急且水深的地方,形成了一个鱼梁。鱼梁上面有一个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那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高高耸立,有的倾斜横卧,从土壤中破土而出,竞相呈现出各种奇特的形状,几乎数不胜数。那些层层叠叠向下延伸的岩石,就像牛马俯身饮水于溪边;那些直冲而上的岩石,又像是熊罴攀登高山。
这个小丘面积很小,不到一亩大小,却可以轻松将其圈围起来。我询问它的主人,得知这是一块被唐姓人家废弃的土地,虽然标价出售,但无人问津。当我得知售价仅为四百钱时,心中怜惜便决定购买下来。当时同行的还有李深源和元克己,他们见到此景也十分欣喜,觉得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于是我们立即着手准备工具,清除杂草,砍伐劣质树木,并用烈火焚烧清理。不久之后,佳美的树木挺立,秀丽的竹子显露,奇异的石头显现出来。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高山、飘动的白云、潺潺的溪流以及自由嬉戏的鸟兽,它们都展现出各自的美丽姿态,争相展示自己的技艺,仿佛是为了这座小丘而表演。躺在这里休息,清凉的景色映入眼帘,流水的声音传入耳中,空旷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精神舒畅,深邃寂静的心境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短短十几天内,我们竟然发现了两个如此美好的地方,即使是古代那些喜好山水的人士,或许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唉!如果把这座小丘的美景放置到长安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那些达官贵人一定会争相购买,价格每日上涨千金却仍然难以买到。如今它却被遗弃在这永州之地,农夫渔夫路过时都会觉得它不起眼,甚至标价四百钱多年都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却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它,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于是我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以此来庆贺这座小丘终于遇到了知音。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面对人生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