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意思)】“鞠躬尽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意是形容人竭尽心力、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或事业奉献。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辞辛劳,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鞠躬 | 恭敬地行礼,表示尊重和诚恳 |
尽瘁 | 竭尽心力,非常劳累 |
整体意思:形容一个人对工作或职责非常认真负责,直到耗尽全部精力,甚至牺牲生命。
二、出处与演变
-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臣闻先帝欲以臣为大将,臣不敢当;愿为郎官,日夕侍左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演变:后世多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表达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工作中 |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真是鞠躬尽瘁。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辅佐蜀汉,令人敬佩。 |
社会评价 | 这位老师为了学生鞠躬尽瘁,值得我们学习。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力以赴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偷工减料 |
五、总结
“鞠躬尽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的是一种对事业、责任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诚与奉献。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斗,不负使命。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鞠躬尽瘁”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