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饱读诗书而显得气质非凡。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句诗的背景和出处,我们可以从其上下文入手,进一步理解其含义。
一、诗句来源与背景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全诗如下: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新收看花。
> 身外即无闲事,心中只有故人夸。
这首诗是苏轼在送别友人董传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和生活的感慨。
二、诗句解析
-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诗书,那么他的气质自然就会显得高雅、出众。
- “粗缯大布裹生涯”:描绘了简朴的生活条件,但并不影响人的精神追求。
- “厌伴老儒烹瓠叶”:表现出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渴望更有意义的生活。
- “强随举子踏槐花”:指勉强跟随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暗示对功名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活简朴与精神富足,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与内在修养的价值。
三、上下句总结
原文句子 | 出处 | 释义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 内心充满诗书,气质自然高雅。 |
粗缯大布裹生涯 | 苏轼《和董传留别》 | 生活简朴,穿着粗布衣裳。 |
厌伴老儒烹瓠叶 | 苏轼《和董传留别》 | 厌倦与老儒一起过平淡生活。 |
强随举子踏槐花 | 苏轼《和董传留别》 | 被迫跟随考生参加科举考试。 |
四、总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是一句赞美之语,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优雅来源于内心的充实与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但精神世界的建设依然不可忽视。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自己的气质更加出众,也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古诗原文及文学常识整理而成,未使用AI生成内容,力求语言自然、信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