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一回概括是什么】《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作家吴承恩。第十一回是整部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章节,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离开长安后,一路向西取经途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与奇遇。这一回不仅展现了取经路上的艰险,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一、
第十一回的标题为“第一千零一难”,但实际内容并未出现“一千零一难”这一说法,而是围绕唐僧在取经途中遇到的困难展开叙述。本回主要讲述了唐僧在路过一座寺庙时,被一位自称“观音院”的老和尚接待,老和尚热情款待了他们,并带他们参观寺庙。然而,唐僧却无意中透露了自己是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引起了寺庙中一位心怀不轨的和尚——金池长老的嫉妒与不满。
金池长老为了抢夺唐僧的袈裟(一件极为珍贵的宝物),暗中策划了一场大火,企图烧死唐僧一行人。幸好孙悟空及时察觉,用法术救出了唐僧,并将火势扑灭。事后,金池长老因罪行败露,自知难逃惩罚,最终选择投井自尽。
这一回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揭示了人心的贪婪与邪恶,同时也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与忠诚。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回目名称 | 西游记第十一回 |
主要人物 | 唐僧、孙悟空、金池长老、观音院老和尚 |
故事背景 |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途经一处寺庙 |
主要事件 | - 唐僧被观音院老和尚接待 - 唐僧透露身份引起金池长老嫉妒 - 金池长老策划纵火 - 孙悟空救出唐僧并灭火 - 金池长老自尽 |
情节意义 | 展现人性的贪婪与善恶对比;突出孙悟空的智慧与忠诚 |
隐藏伏笔 | 为后续取经路上的更多磨难和挑战做铺垫 |
三、结语
第十一回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紧凑、情节引人入胜,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金池长老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西游记》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善良与正直终将战胜邪恶与贪婪。同时,这也为后续的取经之路增添了更多的悬念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