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成语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

2025-09-20 01:43:00

问题描述:

成语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1:43:00

成语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汗流浃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汗水从额头流到背部,湿透衣服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体大量出汗的状态,常用于描写人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环境炎热而大汗淋漓的场景。

以下是对“汗流浃背”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汗流浃背
拼音 hàn liú jiā bèi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汗流浃背,不敢仰视。”
释义 形容非常劳累、紧张或炎热,汗水湿透衣背。
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汗如雨下、大汗淋漓、汗流满面
反义词 冷若冰霜、不冷不热、神情自若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汗流浃背”最早见于《后汉书》,原意是形容人在面对权威时的紧张和不安。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通用的表达方式,不仅用于描述身体上的出汗,也可以用来形容心理上的压力或焦虑。

在现代汉语中,“汗流浃背”已经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运动,或是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使用示例
劳动场景 他在烈日下搬运货物,汗流浃背。
运动场景 跑完五公里后,他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紧张情绪 面对面试官,他紧张得汗流浃背。
炎热天气 夏天出门,不到十分钟就汗流浃背。

四、注意事项

- “汗流浃背”属于书面语,适用于正式写作或口语中的较正式场合。

- 不宜用于形容轻微出汗的情况,如“刚跑完步,微微出汗”,此时应使用“汗津津”或“微汗”等更贴切的词语。

- 在口语中,可以用“汗如雨下”、“浑身湿透”等更生动的说法替代。

五、总结

“汗流浃背”是一个形象生动、使用广泛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极端情况下大量出汗的状态。它既有历史渊源,又贴近现实生活,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表达之一。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