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绿肥基础意思】“红瘦绿肥”是一个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经典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其中“红”指的是花,“瘦”表示花儿凋零;“绿”指叶子,“肥”则形容叶子茂盛。整句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花事将尽的惋惜之情。
下面是对“红瘦绿肥”这一词语的基础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
一、基础意思总结
“红瘦绿肥”原意是指春末夏初时,花朵逐渐凋谢(红瘦),而绿叶却愈发繁茂(绿肥)。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新生力量的崛起。在文学中,这个词语常用于表达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此外,“红瘦绿肥”也常被引申为一种审美意象,表现自然界中色彩与形态的变化,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李清照《如梦令》 |
原文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字面意思 | “红”指花,“瘦”表示花凋零;“绿”指叶,“肥”表示叶茂盛。 |
深层含义 | 象征春光易逝、花事将尽,带有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
文学作用 | 用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情感寄托。 |
引申意义 | 常用于比喻事物由盛转衰,或新旧交替的自然过程。 |
美学价值 | 具有鲜明的视觉对比和诗意美感,是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之一。 |
三、结语
“红瘦绿肥”虽只有四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与哲思的体现。在现代生活中,这一词语依然被广泛使用,既可用于文学创作,也可作为对生活变化的一种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