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是什么】动脉栓塞是指由于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空气、肿瘤细胞等)突然阻塞动脉,导致远端组织供血不足的一种急性血管疾病。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四肢、脑部和内脏器官。动脉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不同,后者是血液在血管内逐渐凝结形成的,而前者是外来的栓子随血流到达某处并堵塞血管。
动脉栓塞是一种突发性的血管阻塞现象,通常由栓子进入血液循环并堵塞动脉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麻木、皮肤苍白或发紫、感觉异常等。常见的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子、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溶栓、手术取栓及支持治疗等。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防止组织坏死至关重要。
动脉栓塞相关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如血栓、脂肪、空气等)突然阻塞动脉,导致远端组织缺血的现象。 |
类型 | 心源性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
常见部位 | 下肢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等。 |
症状 | 突发性疼痛、麻木、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
病因 | 心房颤动、心肌梗死、骨折、手术、脂肪代谢异常等。 |
诊断方法 | 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等。 |
治疗方法 | 溶栓治疗、手术取栓、抗凝治疗、支持治疗等。 |
并发症 | 组织坏死、肢体截肢、脑卒中、内脏功能衰竭等。 |
预防措施 | 控制基础疾病、避免长时间制动、合理用药等。 |
通过了解动脉栓塞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