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陈与义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著称。其中,《登岳阳楼》是他晚年登临岳阳楼时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人生漂泊的感慨。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 登岳阳楼
> 陈与义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翻译
> 从前听说洞庭湖的壮阔,如今我终于登上岳阳楼。
> 吴地和楚地在东南分裂,天地仿佛在湖面上浮动。
> 亲朋好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体弱只能独自泛舟。
> 北方战事频繁,倚着栏杆,我泪流满面。
三、(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陈与义(宋代) |
题目 | 《登岳阳楼》 |
诗歌类型 | 七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晚年登岳阳楼,感怀国家动荡、人生漂泊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事忧患、个人孤独的深沉感慨 |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久仰之情 |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气势磅礴 |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表达孤独无依、年老多病的悲凉 |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关注国家战乱,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
思想价值 | 反映了宋代文人面对国家动荡时的复杂心境 |
四、结语
《登岳阳楼》虽仅八句,却凝聚了陈与义对人生、家国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有个人命运的凄凉,更透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这首诗不仅是陈与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诗中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