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方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方”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常用于成语中,表达不同的含义。有些“方”字成语表示方法、方向,有些则带有地域、方式等意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方”字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常见带“方”字的成语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或用法 |
方兴未艾 | 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顶峰 | 《后汉书·王符传》 |
方寸之地 | 比喻极小的地方 | 《战国策·齐策》 |
方枘圆凿 | 比喻两者不相容,难以配合 | 《楚辞·离骚》 |
方外之人 | 指超脱世俗的人 | 《晋书·陶渊明传》 |
方面大员 | 指掌握重要权力的人 | 现代常用语 |
方言土语 | 地域性的语言 | 一般用于描述地方特色 |
方才之事 | 刚刚发生的事情 | 常用于叙述过去发生的事 |
方正严谨 | 形容人性格正直、行为端正 | 多用于形容人品 |
方头方脑 | 形容人做事呆板、不灵活 | 多用于批评或调侃 |
方便之门 | 比喻可以利用的途径或机会 | 多用于贬义 |
二、总结
“方”字在成语中用途广泛,既可以表示方向、方法,也可以指地域、方式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如需进一步学习其他带“方”字的成语,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查阅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