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晚会2012到2017的开场致词】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作为全国观众最为关注的文化盛事之一,每年都会通过精心设计的开场致词拉开序幕。从2012年到2017年,春晚的开场致辞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以下是对这六年间春晚开场致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整体概述
2012年至2017年的春晚开场致词,延续了以往的庄重与温馨风格,同时结合当年的社会热点和文化主题,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些致辞通常由央视主持人或特邀嘉宾担任,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为整场晚会定下基调。
二、各年份开场致词简要回顾
年份 | 开场致辞人 | 主题关键词 | 内容特点 |
2012 | 董卿、朱军 | 团圆、和谐 | 强调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语言温暖动人 |
2013 | 董卿、撒贝宁 | 新年、希望 | 突出新年新气象,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
2014 | 董卿、尼格买提 | 喜庆、传统 |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
2015 | 董卿、康辉 | 改革、创新 | 鼓励创新精神,呼应时代发展需求 |
2016 | 董卿、朱军 | 回忆、感恩 | 回顾过去成就,表达对人民的感谢之情 |
2017 | 董卿、李思思 | 梦想、奋斗 | 弘扬奋斗精神,鼓励人们追逐梦想 |
三、内容特点分析
1. 语言风格统一:六年来,开场致词普遍采用口语化、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 主题紧扣时代:每一届都围绕当年的社会热点展开,如2015年的改革、2017年的梦想等,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3. 情感表达真挚:致辞中常出现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4. 主持人风格各异:董卿、朱军、撒贝宁等人以其独特的主持风格,为每届春晚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四、总结
从2012年到2017年,春晚的开场致词不仅是节目开始的序曲,更是国家形象、文化精神与社会情绪的集中体现。它以简短而有力的语言,传达着对新年的祝福、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随着时代的进步,春晚也在不断调整与创新,但其核心价值始终未变——那就是凝聚人心、传递正能量。
结语
这一时期的春晚开场致词,不仅展现了央视在节目策划上的专业水准,也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是岁月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