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熟视无睹”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现象或问题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不再关注或感到惊讶。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十分清楚。
一、
“熟视无睹”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意是“虽然经常看到,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态度。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来批评人们对某些问题或现象的忽视,尤其是那些本应引起重视的事情。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指出人们因习惯、麻木或缺乏敏感而对某些事情无动于衷。它强调的是“看”与“无视”的矛盾状态,反映出一种心理上的冷漠或迟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熟视无睹 |
拼音 | shú shì wú dǔ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 |
原意 | 虽然经常看到,却像没看见一样 |
现代常用义 | 对某事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人们对问题的忽视或麻木态度 |
近义词 | 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
反义词 | 重视、关注、警觉 |
例句 | 面对环境污染,人们早已熟视无睹。 |
三、延伸理解
“熟视无睹”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忽略,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麻木。在社会中,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公共安全、环境问题、道德缺失等方面。例如,行人闯红灯、垃圾随意丢弃等行为,往往因为常见而被人们忽视,最终导致问题加剧。
因此,了解并警惕“熟视无睹”的心理倾向,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熟视无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因习惯而丧失判断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