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芳草萋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025-09-26 02:55:49

问题描述:

芳草萋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02:55:49

芳草萋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芳草萋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写春天或自然景色的优美与繁茂。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也常常出现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下面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相关诗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芳草萋萋
拼音 fāng cǎo qī qī
出处 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后在古诗词中广泛使用。
含义 形容花草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多用于描绘春日或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繁荣。
用法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作为描写景物的词语,也可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近义词 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花团锦簇
反义词 荒凉萧瑟、枯枝败叶、寸草不生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芳草萋萋”最早并非作为一个固定成语出现,而是由“芳草”和“萋萋”两个词组合而成。“芳草”指香草,象征美好;“萋萋”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在《诗经》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芳草萋萋”,但类似的描写屡见不鲜,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随着文学的发展,“芳草萋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常见于唐宋诗词中,如白居易、杜甫等诗人的作品中均有类似表达。

三、典型用例

1.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未直接使用“芳草萋萋”,但意境相似,表现了草木旺盛的生命力。

2. 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虽未用“芳草萋萋”,但描绘的是春日万物复苏的景象。

3. 现代文学中的使用:

在现代散文或诗歌中,“芳草萋萋”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如描写故乡、童年回忆等场景。

四、总结

“芳草萋萋”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春天里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及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

结语:

“芳草萋萋”虽非现代常用口语,但在文学创作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