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

2025-09-26 16:25:26

问题描述: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6:25:26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父名洵,字明允,与弟辙并称“三苏”。轼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言其理。年二十一,举进士,调凤翔府判官。嘉祐六年,召试馆职,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入为殿中丞、直史馆。

元丰二年,知湖州,上表谢恩,有“臣本布衣,荷陛下知遇”之语。御史李定等劾轼“讥讽朝政”,遂下狱,贬黄州团练副使。轼在黄州,筑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迁汝州,复徙常州,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一、原文节选(《宋史·苏轼传》)

> 轼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言其理。年二十一,举进士,调凤翔府判官。嘉祐六年,召试馆职,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入为殿中丞、直史馆。

> 元丰二年,知湖州,上表谢恩,有“臣本布衣,荷陛下知遇”之语。御史李定等劾轼“讥讽朝政”,遂下狱,贬黄州团练副使。轼在黄州,筑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迁汝州,复徙常州,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二、翻译

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故事,就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二十岁那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嘉祐六年,朝廷召他参加考试,授予他大理评事、凤翔府签书判官的职位。治平二年,他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丞、直史馆的职务。

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知州,上奏感谢皇帝的恩赐,其中有“我原本是平民,承蒙陛下厚爱”的话。御史李定等人弹劾苏轼“讽刺朝廷政策”,于是将他逮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修建了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来他被调往汝州,又迁至常州,最终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人物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家庭背景 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早年经历 十岁起由母程氏教授,二十一岁中进士
仕途起点 凤翔府判官 → 大理评事 → 殿中丞、直史馆
关键事件 元丰二年因“讥讽朝政”被贬黄州
黄州生活 筑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晚年经历 曾迁汝州、常州,终老于常州
逝世年龄 六十六岁

四、简要评价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才华的文人,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成就斐然,更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他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与哲思,对后世影响深远。尽管一生起伏多舛,但他的精神与才情,至今仍为人所敬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