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铁杵磨针”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寓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传说,虽然并非出自正史,但在民间文学中具有深远影响。以下是该故事的文言文原文及其白话翻译,并通过总结与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文言文原文:
> 唐·李白少读书,未悟。母指溪石曰:“此石可磨针。”太白笑曰:“石可磨针,吾岂不能学书乎?”遂日夜诵读,终成大儒。
二、白话翻译:
唐朝时,李白小时候读书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的母亲指着溪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可以磨成针。”李白笑着说:“石头都能磨成针,我难道不能学会写文章吗?”于是他日夜不停地诵读学习,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文人。
三、
这个故事通过“铁杵磨针”的比喻,强调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它不仅鼓励人们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也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四、总结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故事名称 | 铁杵磨针 |
出处 | 民间传说(非正史) |
主人公 | 李白 |
核心寓意 | 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
文言文原文 | 唐·李白少读书,未悟。母指溪石曰:“此石可磨针。”太白笑曰:“石可磨针,吾岂不能学书乎?”遂日夜诵读,终成大儒。 |
白话翻译 | 李白小时候读书不懂道理,母亲指着石头说石头能磨成针,他受到启发,开始努力学习,最终成为大儒。 |
教育意义 | 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毅力和恒心 |
如需进一步扩展该故事的历史背景或相关诗词引用,也可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