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的意思是什么】“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内心没有任何波动或反应,表现出冷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他人的遭遇、社会事件或情感问题时,缺乏同情心或情绪上的共鸣。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使用场景 |
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或冷淡 | 描述人对他人痛苦、社会现象等缺乏反应 |
二、成语来源
“无动于衷”最早出自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其结构和用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正式收录。它由四个字组成,前两字“无动”表示“没有动作”,后两字“于衷”指“心中”,合起来就是“心中没有动作”,即“毫无反应”。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反义词 | 感动不已、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
四、使用示例
1. 他对朋友的困境 无动于衷,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2. 面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有些人却无动于衷,继续破坏生态。
3. 在灾难面前,一个无动于衷的人,往往会被认为缺乏人性。
五、注意事项
- “无动于衷”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通常用于批评他人的冷漠态度。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褒贬不当。
六、总结
“无动于衷”是一个表达冷漠、缺乏情感反应的成语,适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他人痛苦、社会问题时的冷淡态度。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