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筝的诗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风筝不仅是孩童手中的玩具,更是一种寄托情感、表达志向的象征。许多诗人通过描绘风筝,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对远方的思念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下是一些经典描写风筝的诗句,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
风筝在古诗中常被赋予丰富的意象,如“飞鸟”、“轻盈之物”等,常与春天、清明节等时节相关联。古人借风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甚至是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风筝的形态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二、描写风筝的诗句(表格)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纸鸢风暖弄晴丝,欲上青天不自知。” | 《春日》 | 王令 | 风筝在春风中飘舞,仿佛想要飞向天空,却不知自己能否真正高飞。 |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村居》 | 高鼎 | 小孩们放学后,趁着东风放起风筝,充满童趣与生机。 |
“纸鸢倚空而立,风定则止。” | 《风筝赋》 | 李白 | 描述风筝在空中飘荡,风停时便静止不动。 |
“纸鸢飞上九霄云,影落人间似锦文。” | 《风筝》 | 白居易 | 风筝飞得很高,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落在人间。 |
“风筝摇曳碧空长,影动浮云共渺茫。” | 《风筝》 | 苏轼 | 风筝在蓝天中飘动,与浮云相映成趣,意境悠远。 |
“纸鸢飞入碧云天,心随远去不回旋。” | 《风筝》 | 陆游 | 风筝飞向高空,心也随之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风筝的形象与意境,既有童真趣味,也有深沉情感。无论是“儿童放学归来早”的欢快场景,还是“心随远去不回旋”的哲思,都让人感受到风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