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志下一句是什么】“小人得志”是一句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的人在某种情况下获得了权力或地位。这句话常带有贬义,表达对这类人的讽刺和不满。
那么,“小人得志”的下一句是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成语,而是一个短语,通常会与“君子失位”搭配使用,形成一种对比。完整的说法是:“小人得志,君子失位”,意思是:小人得意之时,往往是君子失去位置、受到排挤的时候。
一、
“小人得志”本身不是成语,但常与“君子失位”连用,构成一种对比关系,表达社会中权势更替的不公现象。这种说法多用于批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强调道德与权力之间的矛盾。
以下是对“小人得志”相关语句的简要总结:
词语 | 含义 | 常见搭配 | 出处/背景 |
小人得志 | 指品行不端的人获得权力或成功 | 小人得志,君子失位 | 古代文学及民间俗语 |
君子失位 | 指有德之人失去应有的地位 | 小人得志,君子失位 | 对比社会现象,强调公平 |
成语关联 | 无直接成语,但有类似表达 | 如“得志忘形”、“小人得志便猖狂” | 多为谚语或俗语 |
二、延伸理解
在古代文人笔下,“小人得志”往往象征着社会风气的败坏。例如,在《论语》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小人得志”,但孔子多次强调“君子务本,小人务末”,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现代语境中,“小人得志”也常被用来描述职场、官场中的不公平现象,比如有能力的人被忽视,而善于钻营的人却步步高升。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有些人可能会将“小人得志”与“小人得志便猖狂”混淆,但实际上后者是另一句话,意思相近,但结构不同。两者都强调小人一旦得势,就会更加嚣张跋扈。
说法 | 含义 | 是否完整成语 |
小人得志 | 表达小人得势 | 非成语 |
小人得志便猖狂 | 强调小人得势后的表现 | 非成语 |
小人得志,君子失位 | 对比式表达 | 非成语,但常见搭配 |
四、结语
“小人得志”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在日常语言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批评社会不公时,常与“君子失位”搭配使用。它提醒我们关注道德与权力的关系,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表达,可参考《左传》《史记》等古籍中的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