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译文】“火树银花不夜天”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用来形容元宵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原诗如下: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一、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通过“火树银花”、“星桥铁锁”等意象,展现出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诗中不仅有对景物的描写,还包含了人们对节日的欢愉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描写元宵节的经典之作。
二、全诗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火树银花合 | 火红的树和银白的花交织在一起,绚烂夺目。 |
星桥铁锁开 | 星光般的桥和铁锁都打开了,象征着节日的开放与热闹。 |
暗尘随马去 | 马匹踏过,扬起的尘土在夜色中渐渐消散。 |
明月逐人来 | 明亮的月亮仿佛追逐着人们,陪伴他们赏灯。 |
游伎皆秾李 | 游乐的女子们都打扮得艳丽如桃李。 |
行歌尽落梅 | 歌声不断,曲调多为《落梅》这样的曲子。 |
金吾不禁夜 | 官府不禁止夜间活动,百姓可尽情游玩。 |
玉漏莫相催 | 时间不要催得太快,希望夜色能长一些。 |
三、结语
“火树银花不夜天”不仅是对元宵节盛况的生动写照,也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画面感,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