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熟练、自如,能够轻松地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人的能力水平,也反映了其对事物的掌握程度。
一、词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得心应手 |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 基本含义 | 形容做事非常熟练、得心应手,能轻松应对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技能、技艺、工作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
| 近义词 | 熟练、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
| 反义词 | 生疏、力不从心、手足无措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得心应手”最早出自《庄子·天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虽然原意略有不同,但后世逐渐演变为形容做事熟练、顺手的意思。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得心应手”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熟练、自如状态的经典表达。
三、实际应用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他在这份工作中已经得心应手,效率很高。 |
| 学习过程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对这门课程已经得心应手了。 |
| 技术操作 | 这个软件他用得很熟,简直得心应手。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或人的行为表现,不能用于抽象概念。
2. 搭配建议:通常与“熟练”、“自如”等词搭配使用,如“得心应手地完成任务”。
3. 避免误用:不要将其用于形容物品本身,如“这个工具得心应手”,这是不恰当的。
五、结语
“得心应手”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一个人对某项事务的熟悉程度,也体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态度。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