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不展是什么意思】“愁眉不展”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忧愁、烦恼而眉头紧锁、表情严肃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遇到困难、心情沉重或情绪低落时的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愁眉不展 |
拼音 | chóu méi bù zhǎn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有忧色,未尝形于言表,至于悲喜,未尝见于眉睫。”后来演变为“愁眉不展”。 |
字面意思 | 愁:忧虑;眉:眉毛;不展:不舒展。意思是眉头紧锁,无法舒展。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因忧愁、烦恼、压力大而情绪低落、面容憔悴。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写人物在面对困境、失意或心理压力时的表情和状态。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描述人物情绪 | 他自从父亲生病后,就一直愁眉不展,很少笑。 |
表达内心困扰 | 面对巨额债务,她整天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
文学作品中使用 | 小说中主人公愁眉不展,暗示着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心事重重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兴高采烈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可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尤其在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时非常贴切。
- 注意搭配:通常与“神情”、“表情”等词搭配使用,如“愁眉不展地坐着”。
- 避免滥用:虽然表达力强,但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重复或生硬。
五、总结
“愁眉不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描述人的面部表情来传达其内心的忧愁与不安。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有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